隨著6月21日0點的鍾聲敲響,2017年618年中大促終於落下了帷幕。
今年618的聲響比往年都要大上許多,先是物流領域一場突如其來的阿裏和順豐“大戰”,為本來就已經箭在弦上的618大促增添了些許緊張氣氛,國家郵政局出麵調停後,將物流方麵的矛盾穩定在了雙方都可接納的範圍之內。
本以為接下來的618將在一片歌舞升平中繼續推進,然後各方平台和各個品牌都順理成章地發布銷量捷報。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618即將結束的時刻,樂視超級電視在官方微信號發文稱,“兩大第三方電商平台,在我們的優惠力度上,仍強行通過優惠券、滿額返現等方式進行價格補貼,並且這些補貼多數成本仍強迫我們買單,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承受能力。”
雖然在物流服務、定價權等方麵暴露了許多問題,但今年618的總體銷售成績還算不錯。據奧維雲網公布數據顯示,京東商城累計下單金額為1199億元(6月1日-6月18日);據星圖數據統計,今年618促銷全網交易額達到了1537.2億元,直逼去年雙十一的1770.4億元。

在家電銷售領域,整體情況還是比較喜人的。經過“史上最差第一季度”和銷量下滑的“五一低迷期”後,品牌商家和銷售平台都對618年中大促寄予了厚望。據奧維雲網數據統計,618促銷期共售出平板電視162.7萬台,同比增長9%,銷售額達到了47.5億元,同比增長32.2%,為今年上半年的彩電銷售市場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今年五一期間,受到麵板價格上漲的影響,彩電價格比去年增加了不少,尤其是高端產品漲幅明顯,約為千元左右。但與五一期間不同的是,618期間電視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49吋及以上機型的均價幾乎都低於去年雙11期間和今年五一期間,大尺寸電視表現得尤為明顯。
除價格方麵外,其他產品特征均與第一季度以及五一期間的表現非常一致:外資品牌絕地反擊,國內傳統品牌和互聯網品牌形勢不容樂觀;大尺寸電視備受青睞;產品高端化趨勢比較明顯;曲麵、超薄等機型也正在緩慢滲透到用戶的客廳。
經過今年的618年中大促,銷售平台之間的矛盾變得非常明顯,尤其是天貓和京東之間的“貓”“狗”大戰備受關注。在人們的一般印象中,買家電3C上京東,買服飾日用品上天貓,但這兩家企業都是行業中的佼佼者,有著與生俱來的雄心和規劃,京東逐漸將觸角伸向了服飾日用品,天貓也開始發力電器城,雖然兩家平台的運營思路和方式不太相同,也經過了這麽多年的你爭我奪,但有一點是相同的——想一爭高下,確立江湖老大的地位。
可是江湖老大的地位也沒那麽容易就能確立。

物流服務:天下武功 唯快不破
6月初的時候,阿裏菜鳥和順豐開撕,京東站隊了順豐,劉強東公開表示,今後未來快遞的天下將是順豐和京東。京東的物流一直是劉強東引以為傲的地方,並且始終宣稱“當天或次日送達”,今年京東還從技術方向發力,采用智能算法,打造了京東智慧物流係統,今後無人倉、無人機、無人車等無人化智能設備將被越來越多地運用於京東物流。
但是,評價京東物流的效率是否真有這麽神奇,單靠京東一麵之詞還不夠。據物流行業分析調查和部分消費者親身體驗來看,京東對於物流的真實處理速度並沒有達到它標榜的那樣。以京東自營商品為例,它由京東快遞人員進行配送,部分同城倉庫發貨的訂單確實可以實現當日送達的目標,但如果遇到外地倉庫發貨或者大促時期,訂單延遲現象也時有發生。
此外,京東在訂單處理方式上也有欠缺之處,經常出現一個訂單被拆分為好幾個包裹的現象,先拋開包裝和物流運輸成本不談,對顧客體驗也有一定影響。
天貓在物流方麵采用第三方服務,並沒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人員,在速度和服務方麵也曾飽受詬病。經過多年雙11訂單和平時各種聚劃算等優惠活動的錘煉之後,天貓物流在效率、服務等方麵與之前相比提高了許多,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再出現下單一周依舊收不到的情況(預售產品除外)。
去年3月,菜鳥網絡聯合物流合作夥伴成立了菜鳥聯盟(沒錯,就是跟順豐“開撕”的那個菜鳥聯盟),希望在物流、用戶、數據等方麵為行業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務,還推出了當日達、次日達、定日配送等快速物流服務,再加上阿裏雲技術的加持,想必未來能夠帶給用戶更加優質的物流體驗。
但天貓也有自己的一些缺點,由於物流是第三方承接,因此在某些服務細節上還不夠完美,比如快遞包裹破損,快遞分揀時被亂丟,快遞服務人員不肯送貨上門等問題,也給消費者帶來很多困擾。
物流服務是電商平台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總體來說,京東和天貓各有優劣,並且都在持續不斷地提高和改進,消費者還是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品牌支持:越多越好 獨供最好
如果你是個消費網購達人,應該對各大平台的商品種類很熟悉。天貓平台一直以“大”而“全”的印象展示在世人麵前,上天貓,就購了,這句話估計很多人都知道。實際上也確實如此,天貓平台就好像一個雜貨鋪,幾乎生活中所有需要的東西都能找到,很容易讓人們對天貓平台產生依賴心理,尤其是服裝、鞋子等方麵。據悉,今年618大促開始之初,200多個服裝、化妝品、鞋子等品牌與天貓達成了深度合作,產品線上專供或者新品獨供,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具有很強的誘惑力。
一直以來,家電3C等類目是京東的強項,在網購產品質量還參差不齊的早些年,京東以自營家電確保了網購家電品質,因而迅速搶占了人心和市場,並且一直以來牢牢占據了家電網購平台之首。但是近年來天貓旗艦店的興起,對京東也確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衝擊。京東如果想成為真正的電商平台龍頭,恐怕在品牌和產品的豐富性上還需要多多努力。
電商平台現在有很多,除了天貓、京東、蘇寧、國美4大平台以後,還有1號店、唯品會、網易考拉、小紅書、聚美優品等,這些平台有的靠繁多的產品取勝,有的靠優惠的價格取勝,有的靠垂直產品類目取勝,其實品牌入駐數量的多少對一個平台的質量甚至生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較多的產品類別有助於平台在競爭中爭奪更多顧客,顧客的消費習慣、消費趨勢等大數據也更容易被收集起來用於平台運營研究,如果分析得當又準確則很可能在下一階段的競爭中摘得引領地位。

客戶服務:快速響應 耐心細心
說到客戶服務,想必沒有人不對天貓客服嘖嘖稱讚,超快的響應速度,耐心又細心的解答,還有一口一個“親”的服務態度,估計溫暖了很多人。天貓客服界麵設計直觀,操作簡單,回複等待時長短,總體效率比較高,顧客的購物過程和售後申請過程也更加順暢。
相比之下,京東客服雖然配備了機器人,但是機器人並不能代表真正的客服為用戶解決一個個完全不同的問題;再加上京東人工客服較遲的響應速度,較長的回複等待時長,較複雜的谘詢操作界麵,確實有時候讓前來購物的顧客很不耐煩。
並且,一般情況下,直到深夜12點天貓客服都能一直在線,但是京東客服有時到11點多就已經下線了,這給生活節奏加快、夜生活時間拉長的網購年輕人帶來了些許不便。

除了物流、產品種類、客服體驗之外,用戶也非常關注產品優惠力度,但無論是實體店還是網購平台,每年的促銷玩法萬變不離其宗,總起來說就是滿減、優惠券、秒殺限時、購物紅包……其實玩法不重要,優惠程度才最重要。今年京東在618大促期間發放了許多滿199減100和滿299減200的優惠券;天貓的優惠力度則相對較小,多為幾塊或幾十塊的優惠力度,京東平台今年在優惠程度上可以說是誠意滿滿。
商場如戰場,殘酷而真實。今年的618已經落下帷幕,但今後還將有無數個“618”等待眾多大佬華山論劍,一較高下。